翟晶,女,1971年3月出生,1991年参加工作,淄博师专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共党员。从教32年来,一直坚守在教学第一线,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与研究,主要教授“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法律法规”、“形势与政策”等课程。教学中,始终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作为目标和使命,始终秉持乐教勤业、关爱学生、改革创新,努力做一名“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优秀思政课教师。
一、提高思政素养,夯实理论功底。
作为思政课教师,深知讲好思政课的前提和基础是讲准思政课,深知思想政治素质和扎实的理论功底的重要性,所以一直坚持认真学习四史、党的会议精神及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积极参加国培和省培,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
二、秉持乐教勤业,做到立德树人。
魏书生老师在《守住心灵的宁静》中说到:“要能做到一点,守住自己宁静的心灵,把平凡工作看成宏大的事业,把简单的教室看成是宏大的事业,把每一个孩子看成是一个宏大的世界,全身心的爱教书事业,打造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如果工作是一种乐趣,那么人生就是天堂。在32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深深地懂得学校教育尤其是思政教育不仅仅是一项工作而是一项意义重大、任务艰巨的育人工程,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爱心、耐心和恒心,需要我们具备更高超的育人智慧。所以我始终秉持乐教勤业,教书育人的宗旨, 坚持把热爱教育事业同热爱学生的真实感情融为一体,全面关注学生的成长,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铸魂育人。
1.认真教学,潜心钻研。教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情感的交流,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并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份乐趣和一份不可推脱的责任。在教学中,为了避免空洞说教,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寓情于理,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主动认可并学好思政课,保证了抬头率和满意度。结合教学内容,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如:学生学唱《我相信》、《习近平寄语》、《国家》、《把幸福给你》、《时间都去哪了》等歌曲,让学生懂得了如何做人,做什么样的人;爱祖国就是爱足下的每一寸土地,爱家乡、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以《谁不说俺家乡美》为主题,以宿舍为单位,交流自己家乡的风景名胜、风土人情、美食文化等等,做成PPT,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做课堂交流展示;抓拍校园中的文明和不文明现象,做成PPT或视频,倡导校园文明,做文明大学生;大学生讲思政课,备课、找教学案例、编写习题、做课件、讲课都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锻炼了学生的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结合师德教育开展小组实践展示活动,朗诵、唱歌、情景剧等,形式多样;组织学生骨干参观红色沂蒙,发挥以点带面作用,指导学生在班里开展了系列教育活动等等。这些实践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使思政课成为学生喜欢的一门课程。
2.关爱学生,良师益友。关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做好教育工作的起点。自参加工作以来,对学生的教育我始终遵循宽容善导的原则,在课堂上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以问题为导向,循循善诱,让学生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与他们真诚相处,让自己始终保持一颗年轻、阳光、积极向上的心。
每届新生开学第一课,除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外,我都会给学生加讲一个问题:新征程——在大学的舞台扬帆远航。给学生讲大学生活与以往学习生活的不同,我们学校的历史和优势,如何利用现有条件更快更好的成长。消除新生入校后迷茫、彷徨等消极因素,建立信心和目标。在我的鼓励和帮助下,同学们制定了具体目标,规划了大学生活,有方向有动力,努力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除此之外,利用课堂,结合学生实际,澄清学生的模糊认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利用课间休息,与学生谈心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苦恼,困惑,及时安慰、解答、帮助。课后,通过QQ、微信、网络课程等途径,为学生答疑解惑,沟通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建立彼此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
小学教育专业曾经有一名男生,刚刚入学时,在很多老师眼里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学生:肥胖、自卑、不爱交际、有自残倾向。当我发现和了解这一情况后,有意给了他更多的关注。当我接触到这个学生之后,发现他的音质很好,天生一副好嗓音。于是,在课间,我就有意识与他多交流,不断开导他,鼓励他积极参加校园的学生活动。上课时,我有意让这个学生多发言,让他站到讲台上给大家讲课,对于他自身的发光点多表扬,帮助他树立自信。慢慢地这个男生有了些许的改变。活泼了、自信了、爱参加活动了,通过选拔,还成为学校运动会播音员,更令人欣喜的是,该生经过层层选拔,代表学校参加了山东省师范类学生从教技能大赛,在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同场竞技的情况下,一举荣获一等奖,为学校争得荣誉,为此专升本成功。我为该同学的成绩和变化感到欣慰和自豪,因为他的变化里,有我的一份努力。我常常感慨:教师,固然有着别人无法理解的艰辛,同样也有着别人无法体会的幸福!此后,该同学一直成为课堂上我鼓励学生成长成才的生动事例。
三、积极开拓进取,勇于改革创新。
1.打造三类课程,构建全方位育人的课程体系。把课程分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潜在课程,依托教材、实践活动、各种潜在的教育因素,课内课外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理论实践相结合,构建理实一体化的育人模式,实现全方位育人。
2.尝试教学形态改革,探索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2013年起,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并投入使用。2016年,网络教学平台升级,开始进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实验,成为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018年10月,作为项目主持人,经过团队成员共同努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被评为山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2019年至2020年,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不断完善,资源丰富,能够满足学生线上学习的需要。尤其在疫情期间,基础课网络教学平台在学生居家学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章节为单位推出“导学+微课+习题+在线测试+交流讨论+课程作业+学习总结”的在线教学模式,满足了我校大一学生远程学习的需要。依托山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进行教学模式改革,打造“基于学生主体地位的三段式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2021年1月,我作为主讲人之一的“思想道德与法治”课被评为山东省思政课“金课”。
3.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立项山东省教学改革项目。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的“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精神,2020年6月,我主持的教改项目《“同课异授” ——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有效衔接探索与实践》获山东省教育厅立项,2022年8月顺利结项。同时,制定了“淄博师专大中小学思政课集体备课制度”,成立了“淄博师专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共同体”,并开展了相关工作。
4.打造特色课堂,实现资源共享。2020年疫情期间,作为主要策划人,主导了淄博师专同上一堂思政大课的录制:抗“疫”英雄讲抗疫——对话最美逆行者,邀请当时赴武汉援助的淄博矿务局刘勇大夫和淄川中医院孙娜护士作为嘉宾,讲述了抗疫前线的真实故事和感受,作为开学第一课线上播出,学生反响热烈,抗疫英雄就在身边,收到了良好教学效果和社会效益,被多家媒体报道。
四、注重团队建设,加强教师培养。教书育人绝不是一个人的单打独斗,它需要一个团结、进取、有活力的团队。无论是担任教研室主任,还是主管教学工作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我一直非常重视教学团队建设和青年教师的培养。在我的带动下,基础课教学团队成长为一支团结协作、积极进取、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的教学团队,被评为学校优秀教学团队。近年来,我把很大的精力投入到对年轻教师的培养和各级各类教学比赛的组织、指导、磨课和研究中,组成了团队,形成了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全力以赴、力争上游的作风和氛围。我与比赛选手一起备课、磨课,修改教学设计,耐心指导,团队协作,精心组织,取得了优异成绩。三年来,不完全统计,马院教师在省级以上比赛中,共获得国家级特等奖一项、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省级特等奖六项、一等奖四项、二等奖两项。虽然这些成绩无法计入我个人的成果,但是看到马院教师迅速成长,走出学校,在省、国家赢得荣誉,扩大了马院和我们学校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每每想到,这里面有我的辛苦努力和付出,倍感欣慰和自豪!在我心里,这就是我最大的成果!
多年的努力,教育教学工作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学校的肯定。近年来,学生评教成绩多次为优秀,年度工作考核多次为优秀,师德考核优秀,先后被评为淄博市年度思政人物、淄博师专骨干教师、优秀教师、教学工作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身边好党员、“三八”红旗手、巾帼岗位明星等荣誉称号。
卢梭说:“有些职业是这样的高尚,以致一个人如果为了金钱而从事这些职业的话,就不能不说他是不配这些职业的;军人所从事的,就是这样的职业,教师所从事的就是这样的职业。”我为我选择了这样的职业,并且一生从事这样的职业——教书育人,感到无比光荣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