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淄博师专聊斋俚曲技艺传承创新平台走进蒲松龄纪念馆

作者: 时间:2021-04-25 点击数:

 

雨生百谷,润物无声。雨丝细濛,从奂山到黉山,田野一片碧绿。只是缺少几个唱俚曲的,否则,呀呀油——呀呀油——麦苗草尖上就要渗出油来了。

为了落实山东省职业技能技艺传承平台要求,更好地推进聊斋俚曲技艺的传承与创新,近日,淄博师专聊斋俚曲传承创新平台的老师们,顶着蒙蒙细雨来到蒲松龄纪念馆,进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聊斋俚曲项目对接工作。

古街、古房、古村落,一到蒲家庄,我们就仿佛一步迈到了三百年前。在蒲松龄纪念馆,蒲松龄纪念馆原副馆长、聊斋俚曲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蒲章俊先生,纪念馆副馆长刘军先生和办公室主任王昆岳先生,热情接待了我们。古道热肠,连茶都好像是三百年前蒲松龄喝过的那种,那样浓酽,那样芳香。

    我校王光福教授介绍了聊斋俚曲技艺传承创新平台的基本情况和建设目标,平台负责人赵姗姗老师针对与蒲松龄纪念馆合作事宜进行了说明,纪念馆刘馆长、王主任与我们逐条进行讨论,并达成了共识。表示对我们的工作大力支持,我们高兴得端起茶杯猛喝一口,一直热到肚子里,仿佛端的是浓烈的酒杯。

    平台的老师们还专门拜访了蒲章俊先生。蒲老先生就聊斋俚曲的文本研究,聊斋俚曲的技艺传唱和聊斋俚曲的校园传承几个方面与平台人员进行了深刻研讨,并为平台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蒲老先生的头发很白很飘逸,他随口一哼,就是当年蒲松龄哼过的味道。

此次聊斋俚曲技艺传承创新平台与蒲松龄纪念馆的项目对接,项目高度精准,合作分工明确,条款实施性强,为聊斋俚曲的传承与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相信有了聊斋文化的大后方,聊斋俚曲技艺传承的明天会更加辉煌!

雨还在淅淅沥沥。从蒲家庄围墙的拱门内走出一个干瘦的老汉,若是戴上斗笠、披上蓑衣、骑上一匹老马,那俨然就是蒲松龄了。他正唱着“呀呀油”经过奂山,向西铺的松龄书院走去。

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荫

春日里起航,等待夏日的清凉、秋日的硕果

期待与广大聊斋俚曲爱好者在此结缘

共奏历史文化清音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唐骏欧铃路99号 电话:0533-3821927 邮编:255100


版权所有: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工作部